10月31日,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在福建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完成全部工程安装。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发电量可达1600万千瓦时,相当于6000多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8月30日, 温州湾新区党工委、龙湾区委召开巡视整改工作研判会,专题研究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对整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温州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龙湾区委书记周一富主持会议并讲话。温州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旭辉等区领导参加会议。
要压实党工委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整改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派出新区纪工委、区纪委区监委、区委组织部等部门要形成监督合力,结合整改进展“三色预警”,定期督促整改、持续跟踪进展、动态分析成效,并将督查结果纳入“红黑榜”,作为“蜗牛奖”“鸵鸟奖”评定的重要依据。
8月15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在浙江湖州举办的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上说,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到665万台,保障了16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决策部署,“强基础、优服务”,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持续优化充电设施报装服务,积极开展充电服务平台建设,支撑各类充电设施高效便捷接入,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是推动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公司加快推进现代智慧配电发展建设,着力提升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多元主体承载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全力做好配电网规划建设,根据电网发展条件和承载力,合理引导充电设施布局,共同明确规划点位、建设规模和投产时序,为各类充电基础设施便捷及时接入提供保障。
在充电设施报装服务方面,公司精简办电环节,降低用户接电成本,全力支持社会资本建设充电设施。在服务私人充电桩建设方面,公司面向居民区私人桩创新推出“购车办电-装桩接电-充电服务-增值服务”联网通办服务,客户在4S店购车时,即可申请办电。在公共充电桩建设方面,公司积极做好示范引领,建成链接社区与公共、延伸城市与乡镇的便捷、高效、智慧充换电服务网络体系,累计在运公共充电桩达到15万个,建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服务新能源汽车跨城际出行。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平台建设,建成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可启停充电桩超43万个,服务用户数超过1060万户。
国网江苏常州金坛区供电公司员工在金坛金城镇文化一村检修充电桩。
今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研究部署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工作。公司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印发《关于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通知》,统筹推进调查摸底和政府对接行动、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行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行动、供电优质服务行动、车联网平台服务提升行动、新技术新模式创新示范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以农村电网供电更可靠、更安全,充电基础设施报装办电更省心、更省钱,出行充电更便捷、更绿色,推动实现“县县有站、乡乡有桩”,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引导乡村绿色出行。
国网上海电力员工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在公司统一部署下,各单位结合实际创新实践,破难题、出实招、求实效,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国网上海电力开辟绿色服务窗口,线上线下多渠道受理充电设施报装,积极打造便捷、高效、可持续的城市充换电网络建设样板,累计建成各类充电站点855座、充电设施超1.2万台,形成以快充为主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高速服务区全覆盖的城际快充网络。
国网甘肃电力员工指导新能源汽车车主科学使用充电设备。
在西北地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与甘肃省交通厅、省发展改革委成立工作组,积极推动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建设政策出台。今年,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版《甘肃省供用电条例》,为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国网重庆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赶制移动充电桩设备。
国网重庆电力利用智慧车联网大数据、智慧运维平台监控可视化技术,优化自主研发的移动充电桩外观和人机交互能力,单枪功率由60千瓦升级为80千瓦,可适配市面上全部新能源汽车车型,设备充电效率更加快捷便利。
国网浙江杭州电力员工在径山镇指导新能源车主使用充电设备。
国网浙江电力通过布局城乡充电网络,初步形成“郊区县服务半径5公里,环城区服务半径3公里,城区服务半径1公里”的“531”充电服务网络,助力乡村振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推出远“杭”无忧项目,通过“创建一批绿色出行枢纽站,打造一片民宿充电特色,构建一套绿色交通体系”,打造梯级丰富的充电网络,提高地区充电桩覆盖率,解决居民和游客充电难问题,推动乡村用能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当地旅游业发展。
国网安徽合肥滨湖智慧能源服务站日均换电能力超千次。
国网安徽电力积极探索应用行业新技术和运营新模式,服务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安徽省首个“5G+有序”新能源充电站——国网合肥滨湖智慧能源服务站,共有12台直流快速充电桩和8台交流充电桩,通过5G网络实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网的实时互动,为车主提供最佳充电方案,降低充电成本达三成以上。目前该站日均换电能力超千次,单站换电服务规模居安徽省首位。
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7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2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向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各界披露2022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的意愿、行为和绩效。
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的第18本社会责任报告。自2006年发布中央企业第一本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连续18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保持了央企最早最长发布纪录。
2022社会责任报告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电网公司的使命任务,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一个中心任务、三步走战略安排和‘55686’总体要求”,深入研究“三大责任”理论体系,全面阐释新时代“三大责任”内涵,创新构建了具有国资央企特色、能源行业特色的新责任观。
报告发布了“三大责任”体系下20项重点责任内容:“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国家战略 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电网建设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保证电力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绿色转型”“服务‘双碳’目标”“推动‘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优质服务”“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依法治企”“开放透明 沟通合作”“支持公益事业”“以人为本 关爱员工”,全面、真实、客观披露了公司履责行为和绩效,体现了公司统筹“三大责任”的个性化内涵,回应了社会和利益相关方关切。
在专业性和国际性方面,2022社会责任报告按照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 Standards)“核心”方案编制。公司是中央企业首个采取“实质性披露”方式进行专项对标并通过GRI报告国际标准认证,也是首家连续5年获得GRI实质性披露认证的中央企业。
在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切实履行利益相关方议题征集、新闻舆论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和专家审议等程序,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建议,系统对标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保证了报告的合规性和科学性。
近日,jinnian金年会申请组建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顺利通过认定。这是公司继获评百强和数字经济十强企业的又一省级认定。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是指设在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省级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技术依托,是浙江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是对我司近几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有力肯定,标志着我司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又迈上新台阶,同时体现了省政府对jinnian金年会未来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殷切期望,为我司的做大做强增添了动力。
新时代,蓄力再出发。jinnian金年会将秉持初心,继续强化夯实技术实力,同时做好研发中心相关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紧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步伐,赋能行业转型升级,为数字经济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6月6日,电工机械助力“线缆行业-铜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聚焦变革,与会专家学者深度下挖,就中国电工机械如何提升自身实力、如何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变、如何实行进口替代,以及如何紧跟线缆行业发展脚步助力其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坦诚交流、深刻剖析、充分研讨。论坛由江苏昂倍兹智能机械有限公司主办,线缆行业资深专家唐崇健主持。
论坛同期,恰逢江苏昂倍兹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来自线缆行业多家单位的资深专家、科研人员、客户代表、协(商)会代表、高校校友等齐聚一堂。产、学、研“先锋”对话热烈,碰撞不断,共同在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维度里追寻、审视、探究行业发展的逻辑。
“稳中逐跃,行必致远”,昂倍兹五周年主题答谢汇报让在场嘉宾感慨万千。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副秘书长凌成刚、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高俊国,江西太平洋电缆集团总裁毛华撑等多名嘉宾作致辞与分享,安徽线缆商会、苏州光电产业商会、长三角电子线缆产业联盟一并贺信见证。
作为行业电工机械领域创新创业的典型代表,昂倍兹五年来提质量、塑品牌、优服务,践行国家创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它的成长伴随着行业的发展变化。迈向新的征程,昂倍兹步履不歇:精制匠造基金顺利揭牌,特种导体及汽车线铜导体装备正式签约……
5月23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消息,GB/T 42740-2023《轨道交通用电线电缆安全导则》、GB/T 38662.2-2023《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标识应用指南第2部分:电线电缆和光纤光缆》、GB/T 18899-2023《全介质自承式光缆》(代替标准号:GB/T 18899-2002)等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2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